问题详细描述:
小儿糖吸收不良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问题积分: 0
匿名网友的答案:
(一)发病原因
糖吸收不良可分为原发及继发两类:
1.原发性糖吸收不良 原发性糖吸收不良中,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以及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临床罕见。除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可在饮食中加蔗糖后始发病外,余均在生后不久即发病。小肠黏膜活检组织学均正常,而相应双糖酶活性降低。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双糖酶活性均正常。吸收不良是由于Na+-葡萄糖,Na+-半乳糖载体蛋白先天缺乏所致,病儿果糖吸收良好。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尚有另两种类型,它们均属生理性缺乏范畴:①发育性乳糖酶缺乏,胎儿24周时乳糖酶活性仅为足月儿的30%,以后逐渐升高,至足月分娩时才发育较充分,因此早产儿乳糖酶活性低下,易发生乳糖耐受不良。②迟发性乳糖酶缺乏,一般婴儿哺乳期小肠上皮刷状缘乳糖酶活性充足。3~5岁后逐渐下降,部分儿童可引起乳糖酶缺乏或乳糖不耐受。
2.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及单糖吸收不良 临床较常见,因乳糖酶分布在小肠绒毛的顶端,凡能引起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及其刷状缘受损的疾病均可继发双糖酶缺乏,病变严重、广泛,也可影响单糖的吸收,例如急性肠炎(尤其累及小肠上部者,如轮状病毒肠炎、蓝贾第鞭毛虫感染等)、慢性腹泻、蛋白-热卡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病、乳糜泻及小肠手术损伤等。
在空肠上部,乳糖酶主要存在于绒毛顶端的上皮细胞刷状缘中,蔗糖酶在绒毛体部较丰富,而麦芽糖酶在肠道分布广泛,且含量最丰富,因此当小肠发生病损时乳糖酶最易受累,且恢复最慢,临床最常见;麦芽糖酶最不易受影响,蔗糖酶罕见单独发生缺乏,只在肠黏膜严重损伤时才引起活性下降,此时乳糖酶活性多早已受累,且常伴有单糖吸收障碍。
(二)发病机制
人体经口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有淀粉、乳糖及蔗糖,它们必须经过消化、水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小肠吸收。淀粉包括直链及支链两种,均为葡萄糖的多聚体,唾液及胰腺中的淀粉酶,可水解淀粉,使其分解为麦芽糖(含2个分子葡萄糖)、麦芽寡精(由几个分子葡萄糖组成)及糊精。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上的糊精酶(即异麦芽糖酶)可水解糊精分子,麦芽糖酶可进一步水解麦芽糖最终将这些糖均分解成葡萄糖方可被吸收。
乳糖及蔗糖均为双糖,小肠上皮刷状缘中的乳糖酶,可将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及葡萄糖;蔗糖酶可将蔗糖分解为果糖及葡萄糖。葡萄糖及半乳糖可在小肠被主动吸收,吸收迅速,且能逆浓度梯度,但需消耗能量。果糖主要通过载体被吸收,吸收不能逆浓度梯度;而木糖(实验用)只能通过被动扩散而被吸收。
糖在小肠吸收较完全,但仍有一小部分未被吸收的糖进入结肠,可被肠道菌群(主要是双歧杆菌,其次为乳酸杆菌等)分解后,再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