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提问! | 注册 | 登录

老年人病毒性肝炎有什么症状? 应该怎样诊断老年人病毒性肝炎?

本问题由匿名网友于2010年10月22日 18:11在消化内科分类提出.

问题详细描述:
老年人病毒性肝炎有什么症状? 应该怎样诊断老年人病毒性肝炎?

相关标签:
老年人病毒性肝炎 症状 诊断

问题积分: 0

匿名网友的答案:

  根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可将肝炎分为5种临床类型。

  1.急性肝炎 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潜伏期在15~45天之间,平均25天,总病程2~4个月。

  (1)黄疸前期: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食、腹部不适肝区痛,尿色逐渐加深,本期持续平均5~7天。

  (2)黄疸期:热退,巩膜皮肤黄染,黄疸出现而自觉症状有所好转,肝大,伴压痛、叩击痛,部分轻度脾大,本期2~6周。

  (3)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2.慢性肝炎 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常见症状为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低热。体征为面色晦暗、巩膜黄染、可有蜘蛛痣肝掌、肝大、质地中等或充实感、有压前及叩痛,多有脾大。严重者可有黄疸加深、腹水下肢水肿出血倾向肝性脑病。为反映肝损害程度,临床可分为:

  (1)轻度: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者。

  (2)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者。

  (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可伴有肝病面客、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实验室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A/G比例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85.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三项检测中有一项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3.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起病急,进展快,黄疸深,肝脏小,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肝性脑病Ⅱ度以上),出血倾向明显,并可出现肝臭、腹水、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而排除其他原因者,胆固醇低,肝功能明显异常。

  (2)亚急性重型肝炎:在起病10天以后仍有极度乏力、纳差、重度黄疸(胆红素>171μmol/L),腹胀并腹水形成,多有明显出血现象,一般肝缩小不突出,肝性脑病多见于后期,肝功能严重损害:血清ALT升高,或升高不明显而总胆红素明显升高,即:胆酶分离,A/G比例倒置,丙种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40%。

  (3)慢性重型肝炎: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史,或虽无上诉病史,但影像学腹腔镜检查或肝穿刺支持慢性肝炎表现者,又出现亚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为慢性重型肝炎。

  4.淤胆型肝炎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有明显肝大,皮肤瘙痒大便色浅血清碱性磷酸酶、γ-转肽酶、胆固醇均有明显增高,黄疸深,胆红素升高以直接增高为主,消化道症状不明显,转氨酶上升幅度小,凝血酶原时间和凝酶原活动度正常。较轻的临床症状和深度黄疸不相平行为其特点。

  5.肝炎后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单凭临床资料很难确诊而必须依靠病理诊断、影像学(超声CT等)诊断及腹腔镜检查最有参考价值。临床诊断肝硬化指慢性肝炎病人具有门脉高压证据,如腹壁及食管静脉曲张、腹水,影像学发现肝脏缩小,脾大,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增宽,且排除其他能引起门脉高压的原因者。依肝炎活动程度分为活动性和静止性肝硬化。

  对老年肝炎病者,在上述五种临床类型的基础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发病常不典型: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减退,老年病毒性肝炎有的曾是已经感染成慢性肝炎或成慢性携带者,一旦抵抗力下降就加重出现症状发病,老年肝炎中重症肝炎和并发症的发生也多,因此病死率也高。有饮酒嗜好的人容易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并且这两种肝炎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较多见,有的发展成肝细胞癌。

  (2)老年肝炎的临床症状较重:有乏力,恶心、腹胀之外肝大,黄疸发生的多,并且黄疸较深,消退也缓慢,淤胆型肝炎也较常见。

  (3)老年病毒性肝炎常常黄疸很深:症状不典型的缘故有时与肝外梗阻性黄疸不易区别,例如胆结石肝癌、胰头癌以及胆管癌等。因此生化检查有关肝功能及肝炎抗原抗体系统之外有时应用B超或CT检查。

  (4)合并症较多:老年人常患有各种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老年人的抵抗力也较低,因此会给诊断带来一定影响,如心力衰竭伴发肝炎时,要与心力衰竭本身引起的肝功异常进行鉴别。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转氨酶升高和其他辅助检查即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