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提问! | 注册 | 登录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什么症状? 应该怎样诊断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本问题由匿名网友于2010年8月25日 10:19在儿科分类提出.

问题详细描述: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什么症状? 应该怎样诊断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关标签: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症状 诊断

问题积分: 0

匿名网友的答案:

  1.急性型 此型约占ITP的80%多见于2~8岁小儿,男女发病无差异。50%~80%的病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一前驱感染史,通常为急性病毒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细菌感染百日咳等也可诱发,偶有接种麻疹活疫苗或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后发病的。患者发病急骤,以自发性的皮肤黏膜出血为突出表现。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全身散在分布,常见于下肢前面及骨骼隆起部皮肤,重者偶见皮下血肿。黏膜出血轻者可见结膜、颊黏膜、软腭黏膜的瘀点,重者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甚至血尿青春期女孩可有月经过多。器官内出血视网膜出血中耳出血均少见,罕见的颅内出血当视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预后不良;深部肌肉血肿或关节腔出血偶或见之。临床上除非严重出血者一般无贫血,不足10%的病例可有轻度脾肿大。有时病毒感染可致淋巴结肿大,此时要注意排除继发性ITP。

  2.慢性型 病程超过6个月者为慢性ITP。本型约占小儿ITP总数的20%,多见于年长儿,男女之比约1∶3,慢性ITP发病前多无前驱感染,起病缓慢或隐袭。皮肤、黏膜出血症状较轻,血小板计数多在(30~80)×109/L。皮肤瘀点、瘀斑以四肢远端多见,轻者仅见于皮肤抓痕部位。黏膜出血可轻可重,以鼻出血、牙龈出血及月经过多常见,口腔黏膜次之,胃肠道出血及血尿十分少见。本型可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后者发作与缓解交替,缓解期长数周至数年,最终约有30%病儿于发病数年后自然缓解,临床反复发作者可有轻度脾大。 根据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象产血小板巨核细胞减少即可做出诊断,PAIgG测定对诊断有帮助。临床上做出诊断前需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脾功能亢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病毒感染等。 1986年12月中华医学会全国血栓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ITP诊断标准如下:

  1.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2.脾脏不增大或轻度增大。

  3.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4.以下5点中应具备任何一点: (1)泼尼松治疗有效。 (2)切脾治疗有效。 (3)PAIgG增多。 (4)血小板相关补体3(PAC3)增多。 (5)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5.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