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提问! | 注册 | 登录

鹦鹉热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本问题由匿名网友于2012年9月07日 16:53在传染科分类提出.

问题详细描述:
鹦鹉热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相关标签:
鹦鹉热 病因

问题积分: 0

匿名网友的答案:

  (一)发病原因

  衣原体隶属于衣原体目(Chlamydiales)衣原体科(Chlamydiaceae)的衣原体属(Chlamydia),共有4种: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及牛羊衣原体(C.pecorum),后者未发现对人类有致病。它们是能通过除菌滤器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物,在无活细胞培养基上不能增殖,而是以真核细胞获取热能。具有细胞壁和膜以及自身独立的酶系。在宿主机体的上皮细胞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并有其独特的发育周期。在易感的细胞质内形成包涵体。嗜碱性染料及革兰染色阴性。对人类致病的三种衣原体外膜蛋白基因同源性:鹦鹉热衣原体与肺炎衣原体之间为71%;它们与沙眼衣原体之间为68%。而各种间染色体DNA同源性相关却不到10%。而在素有本属模式种地位的鹦鹉热衣原体各株间DNA的同源性差异虽大,仍在20%~100%之间。

  新近论点认为鹦鹉热衣原体原是含异基因病原(heterogeneous)并致多种异相疾病的一大组群,在其诸多自然宿主中引起广谱的疾病,例如肠炎胎盘炎、乳腺炎、多发关节炎、脑膜脑炎、肺炎结膜炎及角膜结膜炎,等等。

  鹦鹉热衣原体是Lewithai在柏林、Coles在英格兰及Lillie在美国于1930年同时发现的,曾称为L.C.L小体。后来Lillie曾称为鹦鹉热立克次体。它的发育形态有两个型:一是具有二分裂方式增殖能力的滋养体型的网状小体(reticulate body);另一是具有感染能力的原始小体(elementary body)。原始小体呈圆形,直径约0.3~0.4µm,含有等量的DNA与RNA,DNA聚集在电子致密的核体上,RNA主要分布于胞质的核糖体内。网状小体直径约0.5~3.0µm,DNA不规则地散在于细胞质中,RNA则多于DNA的三倍并集中分布在胞质的核糖体内。

  游离于细胞外的原始小体进入易感的宿主细胞,再组合成网状小体,并以二分裂方式反复增殖,进而聚合成有感染性的新一代原始小体,在宿主细胞内呈包涵体形。继之随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破裂而游离出来,再不断感染宿主健康细胞。完成其一个世代发育周期,通常需24~48h,有时或需更长时间。它们在细胞培养中的发育过程分为三期,首先是代谢基础组建期,然后是合成DNA、RNA及蛋白的盛期,最后则是感染性原始小体的成熟期。该种衣原体能在多种细胞培养系统中获得良好的发育条件,常用的有猴BSC-1细胞及BGMK细胞,人Hela细胞、KB细胞及McCoy细胞,还有鼠L细胞和小白鼠巨噬细胞、地鼠肾细胞、鸡胚卵黄囊以及成纤维细胞绒毛尿囊膜细胞等。在Mc­­-Coy细胞内生长迅速,尤适于分离及培养。

  在鹦鹉热衣原体细胞壁上分布有属和种特异的两类不同的抗原结构。属抗原为脂多糖,耐煮沸和耐135℃高温加压。脱氧胆酸盐可使其从细胞壁脱落,高碘和卵磷脂酶也可使之灭活。鹦鹉热衣原体可在-75℃或冷冻干燥状态下保存。在7.5%葡萄糖脱脂乳溶液中能较好存活。对乙醚敏感,30min可被灭活。0.1%甲醛或0.5%酚溶液作用24h均可灭活。25%乙醇或40%甲醇均可不加热而直接灭活。若60℃加热10min或37℃加热2~3h都可使其丧失感染力。

  (二)发病机制

  病原体经上呼吸道侵入后,在局部单核巨噬细胞中繁殖,通过血行散布至肺等器官。病变常见于肺部,也累及网状内皮系统。肺部病变主要是小叶性及间质性肺炎,从肺门至周边,以下肺为显。肺泡炎症细胞浸润渗出,肺泡腔可充满液体,偶见出血及大量纤维蛋白渗出。肺泡壁和肺间质组织明显增厚,出现水肿坏死肝脏有炎症及小灶性坏死,脾可肿大。胸膜、心、肾、神经系统消化道可出现病变。在肺巨噬细胞心包心肌、肝星形细胞内均可见到嗜碱性包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