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细描述:
小儿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问题积分: 0
匿名网友的答案:
(一)发病原因
1863年描述的Friedreich共济失调(FRDA)是一种最常见的早发型常染色体隐性共济失调。最基本的临床表现为青少年起病(青春期到25岁间),进行性步态和肢体共济失调、腱反射缺失、跖反射伸性反应。其他常见特征为构音障碍、皮质脊髓束性笨拙、腿部本体感觉功能缺失、脊柱侧凸和心脏病。25岁以前起病的腿部腱反射缺失的Friedreich共济失调,要与迟发的Friedreich共济失调及其他诸如伴有腱反射缺失的早发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等“Friedreich共济失调样”综合征区分开来。随着Friedreich共济失调基因被克隆,已经明确某些“Friedreich共济失调样”综合征,也是Friedreich共济失调基因突变的结果。
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分类如下:
1.脊髓型 包括:①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Friedreichs ataxia);②遗传性痉挛性截瘫;③后柱性共济失调等。
2.脊髓小脑型 包括:①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②无β脂蛋白血症;③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Louis-Bar综合征);④脊髓脑桥变性等。
3.小脑型 包括:①橄榄桥小脑萎缩;②小脑橄榄萎缩;③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Ramsay-Hunt综合征);④Machedo-Joseph病(又称Azorean病);⑤遗传性共济失调-白内障-侏儒-智力缺陷综合征;⑥Hartnup病等。
由于该分类未包括病因及发病机制,造成与其他分类方法的重叠。例如无β脂蛋白血症及Hartnup病属先天代谢异常,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则又属神经皮肤综合征的范畴。
(二)发病机制
1.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Friedreichs ataxia) 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首先由Friedreich于1863年报告,是遗传性共济失调中研究较深入的类型。多数病例尤其是典型病例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病例似属显性遗传,或为散发。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亦未发现特异性的生化异常。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和侧索中的脊髓小脑后束和锥体束,脊髓小脑前束病变较轻。病理改变主要为神经纤维脱髓鞘及轴索破裂,Clark柱细胞消失,胶质增生。后根也有类似病变。小脑损害相对较轻微或为正常。多数病例伴有心肌纤维的弥漫性变性和结缔组织增生。
2.遗传学 Friedreich共济失调的基因(X25)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的9q,编码一个高度保守的蛋白,frataxin。95%以上的Friedreich共济失调病人是X25基因第一个内含子的GAA三联子的重复扩增的纯合子。少数Friedreich共济失调病人是一个GAA内含子扩增和截断(truncating)或无义(missense)突变的杂合子。一些但不是全部病人为不典型和轻度病变的复合杂合子。
正常染色体一般少于42个联子重复,但病变的染色体有66~1700个重复。当?a href="http://jbk.39.net/keshi/pifu/pifubing/490b3.html" target="_blank" class=blue>痈改复『⑹保H旧宓闹馗词俏榷ǖ模龆嗟腉AA重复显示减数分裂的不稳定性,经常在父方传递后收缩及母方传递后扩增或收缩。重复子扩增的减数分裂的不稳定性在不同的组织包括不同脑区有所不同。
Friedreich共济失调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Friedreich共济失调中多数受累的部位其表达最高,例如心、肝、骨骼肌和胰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脊髓的表达水平最高,小脑最低。frataxin位于线粒体内膜。在frataxin相应物中缺乏酵母细胞会使线粒体中铁积聚而增加了对氧化应激的敏感性。Friedreich共济失调病人的心脏中可见铁沉积和铁硫酶的缺陷。Friedreich共济失调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自由基毒性作用。
3.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又名Louis-Bar综合征是累及神经、血管、皮肤、内分泌、网状内皮系统等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也是一种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主要病理改变是弥漫性小脑皮质萎缩,脊髓薄束和脊髓小脑束脱髓鞘。胸腺明显缩小或缺失。
4.橄榄桥小脑萎缩 橄榄桥小脑萎缩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为散发。病变主要累及橄榄核、脑桥基底核和小脑半球。脊髓后索和脊髓小脑束也可受累。受累部位细胞明显减少,髓鞘脱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