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细描述:
怎样治疗散发性脑炎伴发的精神障碍? 散发性脑炎伴发的精神障碍有什么治疗方法?
相关标签:
散发性脑炎伴发的精神障碍
疾病治疗
疾病
问题积分: 0
匿名网友的答案:
(一)治疗
本组疾病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重型病例的病死率为22.4%~60%。一部分存活者遗留轻重不等的神经损害体征或高级精神活动障碍,复发率约为10%。
治疗以病因治疗为主,同时采用减轻组织病理反应、恢复受损功能,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支持治疗、护理及康复期治疗的综合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注意卧床休息,生活有规律,防止自伤、伤人、毁物、自杀。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吸氧、吸痰。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及泌尿系感染。
2.药物治疗
(1)抗病毒化学疗法,由于病毒仅在细胞内繁殖,末期才出现典型症状,故提倡在感染极早期用药才较有效。
如下介绍已试用的几种。
①碘苷(疱疹净):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有一定疗效。剂量为50~100mg/(kg·d)加葡萄糖液静滴,3~5天为1疗程。
②阿糖胞苷:用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剂量1~8mg/(kg·d)静注或静滴,连用3~5天。
③阿糖腺苷:对单纯疱疹病毒最有效。剂量为10~15mg/(kg·d),6~12h内静滴完,用3~5天。副作用有恶心、呕吐、造血功能障碍等。
④阿糖腺嘌呤:主要用于疱疹性脑炎。剂量为15mg(kg·d),每天静滴12h,共10天。
⑤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已在临床使用,可能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方面其是有效的药物。剂量及用法为每次mg/kg,每8小时静滴1次,连续7天为1疗程。但单纯疱疹病毒对阿昔洛韦可产生耐药性。副作用为谵妄、震颤、皮疹、血尿、转氨酶暂时性升高等。
⑥利巴韦林(病毒唑):0.5~1g/d,小儿20~30mg/(kg·d),静脉滴注,连用7~10天。
⑦大蒜注射液:40~80ml,静滴,1次/d,15~30天为1疗程。
上述药物均有胃肠道反应、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脱发、肝功能损害等毒性作用,有些可造成较持久和严重的不良结果,应引起重视。
能选择抑制病毒而又不影响细胞的核酸或蛋白质的代谢,是最理想的药物,已报告有盐酸胞胍,羟苄唑(羟苄苯异咪唑)。最近有报道核酸酶(nuclease)可获良效。也有用四环素族等广谱抗菌药物及乌洛托品(40%5ml静注,1次/d,7~10天)。
(2)免疫疗法:近年来研究证明病毒感染伴发的组织损害,其中部分是免疫反应的结果,故发展了免疫治疗。
①干扰素(interferon)及其诱生剂:近已确定干扰素及其诱生剂能抑制病毒血症并防止病毒侵入脑部,故在感染病毒后潜伏期使用,效果较显著。近来还在研究诱生干扰素的增效剂,以期提高疗效。
②转移因子:适用于免疫缺损患者,通过逆转细胞的免疫缺陷,可使疾病缓解。有人用来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有些效果。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已知此类激素是免疫抑制剂,能破坏或减少淋巴细胞、抗B和T细胞的功能,还能抑制炎症反应、干扰素和抗体形成;且也能改变神经胶质、胶质瘢痕而使脑组织再生。故有其利弊。尽管临床上应用已久,但目前意见尚未完全一致。考虑激素有抗炎、消水肿、稳定溶酶体系统而防止抗原抗体反应时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在适当时机上使用,且掌握适当的剂量和疗程,还是有治疗价值的。有不少人主张早期、大剂量、短疗程的方法。一般用地塞米松15~20mg加糖盐水500ml,1次/d,10~14天,改口服,渐减量。
(3)人工冬眠疗法:对于高热、躁动不安及癫痫不能控制者,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和哌替啶(杜冷丁)100mg混合,每次半量肌注。
①急性期:用涤痰汤加味或在涤痰汤、白虎汤和犀角地黄汤的基础上重用清热凉血的犀角(10g)和生石膏(60~150g),加用板蓝根、板蓝根(大青叶)。高热昏迷者,可配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
②恢复期:补气、补血、养阴。但恢复期患者,虽元气已衰,但余邪未尽,故切忌用过于温补腻滞之方,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亦可用生脉散加味。
(5)给予促大脑代谢合剂:28.75%谷氨酸钠20ml或醋谷胺(乙酰谷氨酰胺)200mg~400mg,三磷腺苷(ATP) 40mg、辅酶A 100U、烟酸(烟草酸)100mg、维生素C 3g,加入50%~10%葡萄糖250~500ml中静脉点滴,1次/d,15~30次为1疗程。口服吡拉西坦(脑复康)、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积极的支持疗法,营养护理十分重要,早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宜少量多次。
(6)对症治疗:应积极治疗患者出现的脑水肿、癫痫发作、高热、精神症状。对有严重抽搐、高热、脑水肿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及脱水治疗(可用甘露醇、呋塞米等静脉点滴)。20%甘露醇250ml静滴,半小时内滴完,1次/6h;或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滴,呋塞米(速尿)20~40mg,1次/d。抗癫痫药,地西泮(安定)10~20mg静注,或100~200mg加5%葡萄糖500ml,于12小时内缓慢静滴。体温39℃以上可用酒精或冷水擦浴,高热不退者可用冰水擦浴、冰水灌肠、头戴冰帽等方法降温,或可用氯丙嗪25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复方氨基比林药物降温。对有精神症状者,使用抗精神病药应慎重,因脑器质性病患者对抗精神病药敏感,以小剂量缓慢加药为宜。体质好或青壮年可肌内注射,一般口服氯丙嗪每天50~150mg或奋乃静10~20mg:肌内注射可给氯丙嗪、异丙嗪(非那根)各12.5~25mg。症状较轻或恢复期者,酌情给予抗焦虑药,但应注意依赖性的产生。精神症状迁延者用胰岛素低血糖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昏迷者可给苏醒剂,如氨乙异硫脲(乙胺硫脲、克脑迷)1g溶于5%葡萄糖500ml静滴,40滴/min,1次/d,1~2周为1疗程;或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200~600mg溶于5%葡萄糖500ml静滴,1次/d,1~2周为1疗程。促进脑代谢药物三磷腺苷(ATP)、辅酶A、细胞色素C、醋谷胺(乙酰谷氨酰胺)、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也可应用。
国内有报道用高压氧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1次/d,连续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5天。病程在40天以内者有效率可达95%以上。早期采用高压氧治疗可减轻症状,脑电图可见改善。
慢性期及后遗症期,应进行特殊教育、劳动训练和功能锻炼,以促进康复。
(二)预后
多数呈急性起病,有时为亚急性。本组疾病一般预后较好。根据不同的报道,病死率为0%~30%,平均为10%。多数病例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有不少病例,虽症状严重呈深昏迷去皮质状态,但急性期后恢复迅速,后遗症轻微。约有10%复发,复发与首发可间隔数周到数月,复发时的临床表现与初发时基本相同。推测可能是在恢复期病毒潜伏于脑内一定部位,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毒再趋活跃。有的病例发生新的病灶,则提示多发性硬化的可能。可遗留程度不同的神经衰弱综合征、智能障碍、运动及言语障碍、抽搐发作、行为障碍及人格障碍,持续数月至数年之久。
单纯疱疹脑炎较非单纯疱疹脑炎的预后差,有报道前者的自然病死率为70%,采用阿糖腺苷治疗的病死率为40%。瑞典有报道,用阿昔洛韦治疗6个月内病死率仅19%。